【專訪】2023 金曲獎主視覺全解析!白輻射以「滲透」傳遞音樂「無疆界」的穿透力

【專訪】2023 金曲獎主視覺全解析!白輻射以「滲透」傳遞音樂「無疆界」的穿透力
圖片提供/白輻射影像
分享
收藏
第 34 屆金曲獎主視覺正式亮相!由「白輻射影像」操刀,以「無疆界」為題,將液體柔軟的質地融入設計,並以指尖、聲帶、耳朵與水滴等元素帶出音樂創作能量。

第 34 屆金曲獎主視覺正式亮相!典禮視覺統籌團隊由「白輻射影像」操刀,以「BOUNDARYLESS 無疆界」為題,重新思索流行音樂與疆界的互動關係,將「液體」柔軟的質地融合為本次視覺基調,整體色調以米白和柔金色呈現通透、突破框架的意象,象徵音樂創作和歌聲無遠弗屆的散播力量,令人期待今年度的頒獎典禮,將在 7/1 於台北小巨蛋隆重登場。

2023 金曲獎主視覺
液態氣泡的揚升,象徵音樂的輕盈及流動性 圖片來源/白輻射影像

∷ Podcast「設計關鍵字」by Shopping Design
☊ 點此收聽 ⧸ 專訪白輻射影像設計指導 Rex 完整 專訪

以「無疆界」為題,4 張主視覺亮點

金曲34由近年設計獎常勝團隊「白輻射影像」(Whitelight Motion) 統籌規劃典禮視覺,視覺總監陳鎮川讚賞白輻射透過設計精闢詮釋文化深度、預示未來主張,遂指定白輻射為今年度視覺統籌。源活娛樂及白輻射雙方從串流、社群及潮流洞悉音樂趨勢,發覺音樂典範劇烈轉移,科技讓創作者跨越地理、語種,甚至是曲風分類,音樂定義沒有明確分野,「無疆界」(boundaryless)成為金曲 34 核心精神。

2023 金曲獎主視覺
滲透邊界為題發展系列主視覺,以音樂人的肢體器官為靈感,意謂創作能量穿透框限,往外滲透發揮影響力 圖片來源/白輻射影像

以典禮概念為基礎,透過主視覺設計與金曲獎精神對話,重新思索流行音樂與疆界的互動關係,提出「滲透邊界」主題,呼應「滲透」意象,白輻射以液態、柔軟、融合為視覺基調,創作一系列主視覺影像,分別以人的肢體延伸出水滴、耳朵、聲帶和指尖為創作主體。

談到此次從「無疆界」定調到「滲透」的起源,白輻射影像的設計指導Rex說,「從最初的發想我們就決定不能單點思考。」好比,音樂的概念是什麼?而金曲其實某種程度反映了音樂與大眾生活的關係,Rex更拋出一道提問:「如果10年前也在講旋律,2023年為什麼又要再講一次?」Rex認為,視覺從來就不是只看設計,放回到這次金曲獎主視覺的設計上來看,更是呈現出這幾年台灣音樂的變化,也慢慢洞察音樂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再回到金曲獎本身的質變,也因此所謂的旋律即使過了多年也絕非一概而論。

扣回改變,這幾年台灣音樂改變了什麼?金曲視覺又改變什麼?白輻射給了最精簡扼要的答案,即是「滲透」。

全世界、台灣在這幾年經歷了疫情的正發生,以及疫後時代的新生活,「無疆界」就扣連台灣這幾年生活狀態的脈絡,「像是疫情後我們能夠邀請更多不受地理限制的歌手們來演出,又或是從疫情當中察覺到其實疆界的存在其實是為造成彼此的隔閡,最後我們談到『疆界』他有沒有可能消彌界線,成為可以互相改變、影響與滲透的狀態?」Rex說,這和音樂很像,「音樂就是軟性的力量,它就是液態的狀態。」比如,人們聽到一首歌後會想起一段往事;聽到一首歌時會不自覺想跳舞,「音樂在具體與非具體之間並不是非此即彼,更能夠說音樂是在人們身上附著且已經隱隱地產生改變。」

2023 金曲獎主視覺
首張視覺將數字「34」轉換成水滴型態,透過液態滲透形象,讓金曲獎標誌「GMA」在液體的折射與扭曲作用下,映射於水滴邊界,巧妙帶領出金曲獎標誌,也可以觀察到「GMA」主標以 2 個 M 交疊呈現,營造音樂無限穿透、餘音繚繞的沈浸氛圍。 圖片來源/白輻射影像
2023 金曲獎主視覺
圖片來源/白輻射影像

耳朵、喉嚨、指尖,音樂人不可或缺的三元素

「耳朵」象徵創作者與樂迷透過聽覺開拓出無垠的文化疆界;「喉嚨」是歌手的能量場,隨著歌聲傳遞,軟性卻有震撼力的能量開始向外擴張;最後「指尖」觸碰水珠、突破疆界的畫面,則代表音樂人的創作能量以肢體為起點向外延伸,逐漸形成文化滲透力量。

耳朵、喉嚨、指尖,並不難連想這就是音樂人在創作與生命過程當中,不可或缺的三元素,而Rex將主視覺回歸到這些音樂本質與純粹,找到所有人都能共同理解的方式。過去曾學過多年鋼琴經驗的Rex,特別談到指尖的命題,他有感的說,「時常你與一位音樂人討論到樂器,可對音樂人來說,那並不是樂器,更是他感官的延伸。」

以自己學過鋼琴的經驗作補充,Rex分享,「演奏到後來我時常感覺已經不像是在演奏鋼琴,更像是手指的延伸。演奏工具成為你身體一部分,呈現你想要的感覺,而每個演奏者都有自己方法跟語氣。」這樣的概念本身便就回扣到無疆界與滲透的狀態,從歌手自身與身體、樂器的關係,進而感染到聽眾、大眾,再與整個世界互動,並不是一記強而有力的Punch,而是一股綿延不絕的力量。

2023 金曲獎主視覺
「耳朵」象徵創作者與樂迷透過聽覺開拓出無垠的文化疆界 圖片來源/白輻射影像
2023 金曲獎主視覺
圖片來源/白輻射影像
2023 金曲獎主視覺
圖片來源/白輻射影像

從主視覺到典禮,2023金曲獎完美扣連「滲透」

談回金曲主視覺的色彩選用,「金曲25由JL DESIGN操刀的那次開創了一個很好的時代,讓設計走入了許多大型典禮。」Rex將過去幾屆金曲視覺攤開來聊,「自金曲25開始至今,我們可以開始看到金曲開始討論音樂與土地的關係,到音樂與聽眾的關係,再過幾屆在講眾生、樂團的時代,甚至是前兩屆與生命體、熱力攸關,『這個過程已經產生質變了。』」所謂的質變,其實就是大眾已經慢慢去討論音樂的角色,以及,音樂的本身。

「似乎我們已經可以慢慢有一種方向,不用再去特別強調『金曲獎』,更不用去強調這個獎項的權威或代表性。」不過,Rex這番話也並非是在對過去的主視覺做出批判,他認為,也許榮耀與權威在當時代可能需要,但我們卻能發現這幾屆逐漸在改變。因此,在此次金曲主視覺的色彩選用上,同樣以金色為定調,卻帶點透明度不那麼飽和,就是要傳遞音樂在液態與固態間的狀態,帶出榮耀感的同時,也回到音樂最原本的本質。

白輻射堅信金曲獎作為華語流行音樂的重要獎項,長年代表著亞洲音樂與國際音樂彼此流通,並且匯聚交流的成果,透過音樂彼此互相學習、互相影響的過程,就像是透過歌聲、演奏讓音樂化成以柔克剛的力量,穿透身體、思考的邊界阻隔流洩而出,同時也能滲透地理間、人際間的情感隔絕。

「拳頭打下去會痛,可是滲透如水一樣慢慢滴,需要時間,最後改變時通常都不自覺。滲透就是最好的力量。」Rex以此為2023金曲獎下了最好的註解,不僅回應本屆金曲獎主題、回應音樂人的努力,更回應了台灣金曲獎一路走來我們可能察覺卻未察覺的,那些美好質變。

2023 金曲獎主視覺
音樂影響力無遠弗屆,如同液體滲透,足以突破疆界,改變生活及文化 圖片來源/白輻射影像

金曲 GMA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GMAGMF

白輻射影像 Whitelight Motion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WhiteLightMotion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DesignBIZ 專欄觀點】從品牌重塑實驗室開始,探索品牌革新機會/李宜軒
圖片來源/李宜軒、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分享
收藏
由 StudioPros 設計公司發起的「品牌重塑實驗室」計畫,為市場上的品牌做實驗性重塑,原因為何?創辦人李宜軒解析 3 大品牌設計與設計過程困境!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專欄人物介紹
台灣設計師,StudioPros 創辦人暨設計總監。曾任於 IBM Consulting 團隊,專注以User Experience 為出發導入各面向之設計,擅長於跨領域整合,建構品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是由 StudioPros 發起的一個長期計畫,我們會定期帶領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夥伴,一起實踐品牌體驗的研究方法,實驗性地為市場上的品牌進行重塑。我們認為品牌再造的議題並不僅是優化視覺,更需要將使用者需求及體驗導入品牌設計流程,以更有脈絡的方式研究並定義品牌,創造視覺與策略並蓄的成果。而這一篇文章,希望透過與大家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執行初衷與內容,說明 StudioPros 如何透過其實踐我們的設計理想。

品牌重塑實驗室會議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為什麼開始執行品牌重塑實驗室?

原因一、設計前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重要性長期被忽略

過去我曾任職於 IBM,時常與團隊一起打造各種產品,當時我們總是會花許多時間做使用者研究、易用性測試,透過各種設計方法,客觀地頗析產品遇到的問題,釐清真正要解決的內容,接著才往後進行產品開發。而創立公司後,開始接觸到大量品牌重塑的相關議題,我發現「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的思維很容易礙於時程而被草草帶過,設計過程常為求快只考慮設計團隊或組織高層的主觀偏好,甚至是來自客戶窗口的臆測。這樣的狀態,雖然前期執行上會很迅速,但當進入設計決策時,極度容易懸而不決,發生走到最後卻全部重來、無法有共識的狀況。

設計偏好難免主觀,但著實不該將所有需求與討論都集中在設計團隊或內部組織的偏好上,除了過程沒效率外,最終也未必能為品牌帶來更好的銷售與成果,有可能只是產出一個「比較順眼」的視覺。也因此,在執行設計前先釐清問題、了解使用者顯得非常重要,透過該流程,大家可以站在同一個角度判斷設計方向,後續討論視覺方向時,才能客觀地以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

品牌重塑實驗室品牌共識工作坊場景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二、視覺設計教育常只重視覺不重策略,設計難以對症下藥

大部分設計系學生的求學生涯裡,總是花非常多時間琢磨視覺,不斷追求技法或技術。可是當離開學校進入職場後,總會發現有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 視覺做得再好,提案仍有可能不會過。專案會不會被客戶買單,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設計策略,以及是否有解決客戶的問題。

設計策略並非只單就視覺討論線條粗細、字體風格、以及圖案的意義,而是需從更宏觀的角度討論,例如,對應不同市場切入點與目標族群而產出的視覺風格、專注於不同品牌技術特性的視覺詮釋方式等。而解決客戶問題時必須對症下藥,因此找到真正的「症狀」是非常重要的。

但很遺憾的是這樣的心法,在我的求學生涯裡無從學起,需要自己進入職場不斷受挫才慢慢理解。也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議題實驗,拓展參與者對設計的另一層思考。

從策略到設計的思考發散過程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原因三、商業專案中大膽的改變與創新不易

許多大型國際品牌在品牌重塑後,常受人詬病整體感覺沒有改變,卻花了一堆錢。但這是非常合理的狀況,因為當組織龐大,產品影響力也十分巨大時,就算是很小的改變,也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企業要對消費者、投資者負責,一昧地改變也的確風險過大,但這也不代表不能做很大的改變;既然商業上需與現實妥協,那實驗專案就必須可以更大膽地發揮,我們希望可以透過實驗性的方式,提供企業端一些不同的可能性。

品牌重塑實驗室創造的成果與影響

有許多問題難以一時被改變,我們也很難用一己之力去改變現況。但若希望環境有所不同,還是需要開始行動。因此我們帶領了許多對於品牌有興趣的同學、設計師們一起創作與實驗。目前已經走到了第四年,完成四屆共八組作品。以下舉幾個近期案例與各位分享。

案例一|第四屆作品: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台積電禮品部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簡稱台積電或 TSMC,為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半導體製造廠,全亞洲市值排名第一的公司。我們發現台積電在品牌系統與規範較為缺乏,導致對外或對內的禮品外觀與包裝常常沒有應用的標準,因此收禮者無法藉由視覺辨識出企業的品牌獨特性。此專案透過前期研究、洞察並擬定設計策略,為台積電重新定義品牌調性,替企業規劃品牌完整的面向,透過禮品部推出具辨識性、一致性和品牌價值的企業紀念品,以此加深員工及客戶對台積電企業形象的認同感。

品牌切分策略提要(設計團隊 : 鄭皓允、林妤融、李姿瑢)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案例二|第四屆作品: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臺北大縱走品牌識別與體驗設計 ( 設計團隊 : 楊皓鈞、顏沛沂、柯松佑 )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由臺北市政府 107 年所推出的臺北大縱走,是長 130 公里共 8 段路程的都會型長距離健行路線,也是首都第一條長距離步道,以全民參與和感受臺北山林魅力為本,使大眾能從不同角度一窺臺北全景。然而,當大眾想到臺北大縱走時,可能會有一種模糊的印象,「似乎只是一條普通的登山步道」;因缺乏具體的訊息和鮮明的品牌形象,使人難以感受到這個品牌獨特之處與吸引力。

因此我們以品牌重塑的角度,透過研究分析強化品牌核心價值及定位,重塑識別改善品牌印象和使用者體驗。

除了以上兩組案例,過去我們也已深入不同議題,探索不同品牌的可能性,如:小北百貨、四海遊龍、台灣大車隊、台糖、維力炸醬麵;此外,我們也曾為防疫問題思考與設計解決方法。

其他案例示意 圖片來源/StudioPros and The Rebranding Lab™

寫在文末

我們希望這篇文章除了分享品牌重塑實驗室的脈絡和心法外,更期待透過以上內容,提供對於品牌有興趣的設計師或業主不同的思維方法。設計師若希望更了解品牌設計的流程,除了花時間在視覺外,不妨也可以思考,是不是能透過更完整的研究流程,試著去重新整理思維,或許會發展出很不一樣的結果。

願各位都可以在探索設計的過程中找到成就感與熱情。

此篇《DesignBIZ View》專欄發布於《設計新商業 DesignBIZ》 電子報 NO.027 期
點此訂閱 → 掌握設計師、創意總監、創業家的第一手觀察觀點!


更多關於「品牌重塑實驗室」
完整作品:https://www.behance.net/trlab
官方網站:https://www.therebrandinglab.com/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找有趣、有用、有意義的大小設計事...
Vol.150
Vol.150 我們收藏這樣的設計

本期 Lifestyle 特刊,從做裝幀的人、賣裝幀的人、收藏裝幀的人三維度——橫跨設計、產業與生活,談裝幀之於當代的意義。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