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11組台港設計團隊!《為文化設計:台港文化設計展》看見新一代視覺設計能量

《本事》/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 2018 至今

《為文化設計:台港文化設計展》為光華新聞中心「2020 台灣月」官方開幕,10月9日已於香港深水埗大南街藝文設計空間 openground 舉行開幕,展期將至11月1日。由香港平面設計師毛灼然(Javin Mo)及新媒體藝術家林欣傑(Keith Lam)共同擔任策展人。邀請11組台港青年設計師和工作室齊聚一堂,展示兩地設計師為藝文活動而作的視覺設計,包括視覺形象、海報、出版物及動態影像等,讓觀眾一窺兩地藝文設計之差異,進一步了解兩地藝術與創意產業的發展。

台港文化設計展

台灣和香港近年來藝文活動的視覺設計上有什麼不一樣的呈現?

藝術文化活動一向關注及展示的是藝術家及其作品本身,此次展覽《為文化設計:台港文化設計展》以視覺溝通為切入點,探索兩地設計師如何用視覺設計語言服務藝文機構。參展設計師及工作室有來自的台灣的張溥輝、ONE.1O Society、洋葱設計、O.OO Design & Risograph ROOM 及白輻射影像,以及來自香港的 Good Morning Design、Hello~.、MAJO DESIGN、Pengguin、studiowmw 及明日設計事務所。展覽的呈現方式也特別以「檔案紀錄(Archive)」,將平時能隨意拿走翻閱的小冊子,展示在特製的紙盒之內,變成不可觸摸的展品。

台港文化設計展

台灣設計師的香港首次實體展覽

台灣近年來大型藝文活動,皆大膽的採用青年設計師的設計,透過社群媒體的傳播,在香港設計圈時常引起討論,但礙於地域的限制,鮮少有機會在香港實體展出,共同策展人毛灼然表示,希望藉此展覽,專注介紹台灣新生代的設計師,透過展覽來教育公眾,期許為香港本地設計領域帶來不同的觀點,以文化交流。

像是甫完成電視和廣播金鐘獎主視覺設計的,由兩位台灣平面設計師組組成的 O.OO Design & Risograph ROOM,在2019年為臺北市立美術館創作的「24/7 空間計畫」是一個極實驗性的主視覺設計,透過大量的平面視覺符號與字體設計,構築空間的想像;他們也為台灣設計研究院的「不只是圖書館」操刀 2019 年度票券,透過書籤來創造書中的新風景;而新銳平面設計師張溥輝,2018 年為臺北藝術節設計一系列主視覺形象,打破傳統表演藝術以圖像為主,也由於活動海報張貼位置有限,他將手提袋作為載體作為公關品大量發送,成為城市中到處移動的藝文廣告,同時也成了藝術節的目光焦點,同時獲得 2019 TDC「優秀作品。」

臺北藝術節2018 /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 2018

高雄新成立的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籌備至開館的主要視覺傳達都由香港出身的黃家賢(Andrew Wong)帶領的洋蔥設計團隊主理。作為以表演藝術為主的大型表演場地文宣,其中「節目指引」系列,每次以不同風格的海報設計形式展示視覺設計的可能性。館方刊物《本事》每一期也透過視覺實驗性的玩味處理整體編輯及版面設計,擺脫傳統表演藝術中心的官方刊物,讓它成為近年讀者非常喜愛的文化刊物,更獲得2020年獎勵出版的金鼎獎設計獎。此外,洋蔥設計團隊一系列的音樂祭海報設計,如高雄TAKAO ROCK音樂祭、虎山音樂祭及愛愛搖滾帳篷音樂節等,也完全反映台灣音樂多元的視覺風格。

《本事》/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 2018 至今

設計不只是傳播,也提供了文化發展與適應的新方案,如甫獲得日本2020國際級設計大獎「Good Design Award」的浪漫台三線藝術季,以全新藝術美學創作向世界分享客家文化。由白輻射影像製作的「客家慢 SlowTime」以影像詩的手法,揭示了客家日常緩慢的人情浪漫。此外,同時由白輻射影像操刀的台北燈節、台南月津港燈節形象影片等,巧妙的捕捉地方燈會地方文化特色與人情記憶,以年輕新穎的方式呈現。

「Play it now」兩廳院夏日爵士派對2020 / 國家兩廳院 / 2020

香港設計師在商業和實用中找尋創作的空間

相較於台灣,香港一直是商業和實用為主,藝文設計也著重在視覺溝通的重要性,共同策展人毛灼然分享自身的經驗,他表示也因此在風格上,簡明的視覺傳達一直是香港的風格,反觀台灣設計師作品看重「意象」的視覺表達,設計風格比較多元也有一定的實驗性。而從為文化設計來看,香港設計師大多選擇與小型藝文機構合作、尤其與獨立藝術家或策展人合作,相對公務藝術部門的繁複程序,對設計師而言確實有比較多創作自由度。

《GRAPHIC WORKS》: Unit Gallery x Tomorrow Design Office 四周年海報特集 / Unit Gallery / 2017

香港參展設計工作室 MAJO DESIGN 一直與多位香港獨立藝術家及策展人合作無間,其中為著名聲音及媒體藝術家楊嘉輝(Samson Young)設計了一系列書籍,結合書籍設計、紙張與印刷,讓書籍本身也是一件藝術品;由香港國際攝影節(HKIPF)策劃的 2018 年國際攝影節主視覺形象由 studiowmw 設計,以極簡單的平面色塊結合參展的攝影作品,建立了全新的視覺形象系統美學,打破了機構多年來的舊有風格。studiowmw 近年也為香港話劇劇團及香港舞蹈團設計活動推廣視覺形象,也引來不少迴響。

香港國際攝影節2018 / 香港國際攝影節 (HKIPF) / 2018

位於西營盤的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近年舉辦不少與社區文化有關的展覽,前後分別策劃過「井蓋展」(2018) 與「水展」(2020),2019年特別策劃的「米展」主視覺設計由另一參展設計工作室 Pengguin 負責,以米袋物料印製展覽海報,把生活文化融入平面及展覽設計,讓觀眾參與其中,展覽非常成功,連紀念品也是讓人想收藏拿回家的精美設計。

米展 /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 2019

共同策展人毛灼然表示,雖然文化展覽的焦點在內容上,但為展覽推廣設計也很有趣,希望藉此機會可以讓觀眾多留心一點,再加上此次參展的設計師都相當年輕,設計風格多元,而且多用雙語設計,反應面向國際的發展;另外一位策展人林欣傑也表示,從為藝文活動設計也可看到該地方的文化政策,甚至是作為整體社會認識的切入點,因為藝術文化活動的文宣也確實是一種設計美學,反應社會對於美學的重視。他也觀察到,台灣年輕設計師更有機會參與公共部門的設計,但在香港少有年輕、甚至是本地的設計師參與,反而從非政府機構及獨立藝術組織合作。

台港文化設計展

《為文化設計:台港文化設計展》

主辦單位:光華新聞中心 | 合辦單位:openground | 聯合策展人:毛灼然、林欣傑

日期:2020年10月9日至11月1日

時間:每日上午12點至下午7點(週一休息)

地點:openground 香港深水埗大南街198號

參展設計師及工作室:

台灣

張溥輝 Chang Pu-Hui

ONE.1O Society

洋葱設計 Onion Design Associates

O.OO Design & Risograph ROOM

白輻射影像 Whitelight Motion

香港

Good Morning Design

Hello~.

MAJO DESIGN

Pengguin

studiowmw

明日設計事務所 Tomorrow Design Office

圖片提供 | openground

延伸閱讀

RECOMMEND

2024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亮點!顏伯駿結合Emoji、雙V意涵設計主視覺,妮妃雅將登台演出

2024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

「2024巴黎奧運」看點不只有運動賽事,本屆東道主法國也特別強調「文化奧運」(Olympiade Culturelle)面向,串連運動與藝術,打造一場從肌肉到心智都滿足的盛會。臺灣也受邀參與其中,將透過「臺灣館」向世界展現多元價值與文化自信;7月27日至8月10日於拉維特園區(Parc de la Villette)登場。

初亮相文化奧運,臺灣館以什麼樣貌面向世界?主視覺由顏伯駿率領的「三頁文」團隊設計,以「Taiwan」中的「W」為視覺核心,結合世界各地人們都熟悉的Emoji圖像,賦予臺灣館蘊含「雙贏」意義、兼具現代感與親和力的面貌。

2024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
2024巴黎奧運「文化奧運」中「 臺灣館」主視覺。(圖片來源:三頁文)

主視覺結合Emoji、雙V「雙贏」意涵

初看主視覺,一定會發現「W」字透過愛心、彩虹、台灣人稱YA的手勢圖像,巧妙利用線條之間的銜接,化為兩個「V」呈現。

為什麼這麼做?顏伯駿解釋 ,「W」在英語中代表雙重的「U」,在法語中則是兩個「V」的結合,表達臺灣願意攜手全世界共享雙贏的文化願景;另外,選擇結合世界通用的視覺語彙(也就是我們每天都會用到的Emoji),不僅能藉由人們熟悉的圖像表達更豐富的語境,同時展現臺灣的親和力。

2024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
三頁文團隊以「Taiwan」中的「W」為視覺核心發展主視覺。(圖片來源:三頁文)
2024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
主視覺結合世界通用的視覺語彙,也就是現代人熟悉的Emoji。(圖片來源:三頁文)
2024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
主視覺應用。(圖片來源:三頁文)

向世界遞出臺灣多樣、繽紛的「文化名片」

巴黎奧運期間,臺灣館將帶來多元活動,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魯保羅變裝皇后秀」冠軍妮妃雅(Nymphia Wind)將於現場演出;阿爆、謝銘祐、三牲獻藝、DJ林貓王等也將接力登場。總計由22組表演團隊帶來多達60檔節目,橫跨音樂、戲曲新編、舞蹈、DJ演出等類型,向世界分享臺灣對自由、平等、性別、族群、母語、混種等價值認同的轉化與實踐。

2024巴黎文化奧運「臺灣館」
妮妃雅將代表臺灣於2024巴黎奧運演出。(圖片來源:文化部)

➛ 看更多「2024巴黎奧運」設計要聞

2024巴黎奧運「文化奧運 臺灣館」完整表演陣容

 

✹ 自由之聲 ✹

襯托臺灣自由土壤所孕育出的音樂創作

DJ林貓王|DJ Swallow a.k.a 妖嬌|DJ 混種亞人 Hybrid Asian|謝銘祐 & 麵包車樂團

 

✹ 島嶼風華 ✹

傳遞臺灣島嶼風采與真誠的人情味

Abao阿爆(阿仍仍)DJ 汝妮 Dungi SaporTAI 身體劇場|林宗範 / 風中燈牽亡歌團|阮劇團 Our Theatre|薪傳歌仔戲劇團|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秀琴歌劇團|明華園日字戲劇團

 

✹ 當代新藝 ✹

分享當代臺灣表演創作者對自身文化的再詮釋

臺北木偶劇團|三個人3peoplemusic|三牲獻藝|A Root 同根生|邱淑蟬|Go Go Machine Orchestra 跑跑機器人

 

✹ 世界共融 ✹

展現臺灣對世界共融的價值呼應

創造焦點|楊乃璇 / 小事製作 Les Petites Choses ProductionNymphia Wind 妮妃雅與瘋家|DJ QuestionMark

台灣觀光品牌3.0重塑登場!Bito以波動流線帶出島嶼地景、設計專用字型「台灣體」

「台灣觀光」品牌3.0版重塑登場!Bito以波動流線帶出島嶼地景、設計專用字型「台灣體」

隨著疫情後旅遊業復甦,交通部觀光署正式啟動台灣觀光品牌3.0版「TAIWAN– Waves of Wonder」計畫,邀請Bito設計全新品牌識別、打造專用字型「台灣體」(TAIWAN SANS),更首度以動態圖像呈現識別系統,為台灣觀光旅遊開創嶄新願景。

全新品牌識別+觀光主題曲

台灣是座充滿能量的島嶼,豐富地貌隨著四季變化展現不同的美麗,全新的識別形象扣緊「WAVES OF WONDER」的概念,波動直覺的線條不僅象徵與世界連結的願景,也代表台灣之旅一波波令人驚奇的風景。全新的台灣觀光3.0視覺識別將在紐約時代廣場、倫敦地鐵海報牆、東京澀谷街頭等地現身,期待能成為被世界各地人們認識的國際符號。

除了品牌識別設計外,台灣觀光3.0還推出宣傳歌曲,由金曲、金馬、金鐘三金大滿貫的資深音樂人侯志堅(紅格子工作室)第三度為台灣觀光主題歌作詞譜曲,匯聚各產業頂尖高手為台灣發聲發光。

波動線條展現島嶼多變地形

Bito緊扣觀光署「親山、親海、樂環島」的行銷主軸,呈現出台灣腹地雖小卻地形多變的特色。花東的山巒起伏、湛藍海岸線的流線氣勢,以及曲折的環島公路與鐵路⋯⋯都化為現代的視覺語彙。一上一下、綿延不斷的線,是台灣山海的縮影、是旅行時的澎湃心情、也是一波接一波的驚喜體驗;全大寫的英字展現更加自信、有力量的個性。

「台灣觀光」品牌3.0版重塑登場!Bito以波動流線帶出島嶼地景、設計專用字型「台灣體」
Bito緊扣觀光署「親山、親海、樂環島」的行銷主軸,以波動的線條帶出台灣山巒起伏、海岸線曲折的流線氣勢。(圖片提供:Bito)
「台灣觀光」品牌3.0版重塑登場!Bito以波動流線帶出島嶼地景、設計專用字型「台灣體」
配合識別翻新,Bito團隊還特別設計一套專屬字型「TAIWAN SANS」,並以全大寫呈現標準字。(圖片提供:Bito)

量身訂製字體「TAIWAN SANS」

配合識別翻新,Bito團隊還特別設計一套專屬字型「TAIWAN SANS」,簡練大氣的造型,融合台灣山脈、海洋、蜿蜒公路與鐵道等意象,在轉筆尖角處呼應視覺標誌,呈現具有波浪感的線條設計,兼具裝飾性與易讀性,讓識別系統更加完整。

「台灣觀光」品牌3.0版重塑登場!Bito以波動流線帶出島嶼地景、設計專用字型「台灣體」
「TAIWAN SANS」融合台灣的山脈、海洋、蜿蜒公路與鐵道等意象,在轉筆尖角處呼應視覺標誌。(圖片提供:Bito)
「台灣觀光」品牌3.0版重塑登場!Bito以波動流線帶出島嶼地景、設計專用字型「台灣體」
「TAIWAN SANS」呈現具有波浪感的線條設計,兼具裝飾性與易讀性。(圖片提供:Bito)

溫暖橘色象徵亞熱帶活力

至於品牌色彩,則保留台灣觀光上一代的標誌性橘色,加以調整彩度與明度,反映出亞熱帶地區陽光充足、活力四射的溫度,也象徵台灣旅遊未來的發展性;輔助色則以四季為靈感,創造出代表四季主題旅遊的不同色彩,傳遞「台灣四季,都是觀光季」的訊息。

「台灣觀光」品牌3.0版重塑登場!Bito以波動流線帶出島嶼地景、設計專用字型「台灣體」
台灣觀光3.0色彩保留上一代的標誌性橘色。(圖片提供:Bito)

首創動態識別系統

不僅如此,台灣觀光3.0也打破過去既定的靜態呈現,加入Bito團隊擅長的Motion Graphic思維,以動態圖像傳遞台灣山海的波動特色,也在不同數位載體介面上展現更生動多元的樣貌。

延伸閱讀

RECOMMEND